所有分类
  • 所有分类
  • 小学
  • 初中
  • 高中
  • 大学
  • 早教

新高考,新在哪?

宝子们👋,今年四川迎来了新高考,这可是高考界的大变革!一直以来,高考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,毕竟它关乎着无数学子的未来。这次四川新高考采用 “3+1+2” 模式,和以往的高考相比,那可是有很大不同。
“3” 代表语文、数学、外语这 3 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,这可是高考的 “铁三角”,无论你选什么组合,它们都雷打不动。“1” 呢,是从物理和历史中选 1 门作为首选科目,这一步就像是在岔路口做选择,决定了你之后的大致方向。“2” 则是从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 4 门科目里选 2 门作为再选科目,这下组合可就丰富啦,一共有 12 种不同的选科组合。
新高考的出现,就像是给高考这个大舞台换了一套全新的布景🎭,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挑战。接下来,咱们就一起深入了解下新高考成绩到底怎么算,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要点。
高考成绩这样算!

(一)成绩构成大揭秘
四川新高考模式下,考生高考文化成绩由 3 门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 3 门选择考科目成绩组成,满分 750 分🎯。
其中,全国统考科目为语文、数学、外语,每门满分 150 分,这可是占据了总分的半壁江山呢!选择考科目中,1 门首选科目(物理或历史)满分 100 分,2 门再选科目(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中任选 2 门)每门满分也是 100 分。值得注意的是,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、物理、历史这几科都是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成绩,而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这 4 门再选科目则是以等级转换赋分后的等级分呈现,并计入高考文化成绩。
(二)再选科目等级赋分详解
为什么要等级赋分:宝子们肯定好奇,为啥再选科目要搞等级赋分这一套呢🧐?这是因为不同的再选科目,它们的学科特点、试题难度都不一样,报考的考生群体也有差异,直接用原始成绩来比较和相加,就好比拿苹果和橘子比重量,根本不公平嘛!举个例子,同学 A 选了思想政治,同学 B 选了化学,两人原始成绩都考了 80 分,但同学 A 在思想政治考生中排名前 10%,同学 B 在化学考生中排名前 20%,很明显同学 A 在自己选考科目中的水平相对更高。所以,为了让不同科目的成绩能够公平比较和相加,等级赋分就登场啦,它能保证成绩的公平性和区分度 。
等级赋分具体规则:等级赋分以 30 分为赋分起点,满分为 100 分。首先,将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学每门选择考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 A、B、C、D、E 共 5 个等级,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 15%、35%、35%、13% 和 2%。然后,将 A 至 E 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,按照等比例转换规则,转换到 100 – 86、85 – 71、70 – 56、55 – 41、40 – 30 五个分数区间。这里有个转换公式:\( \frac{Y – Y1}{Y2 – Y} = \frac{T – T1}{T2 – T} \)
,其中\(Y\)表示原始成绩,\(Y1\)、\(Y2\)分别表示原始成绩区间的下限和上限;\(T\)表示转换后的等级分,\(T1\)、\(T2\)分别表示等级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。经过计算,四舍五入取整数就得到考生的等级转换分啦。比如说,甲同学化学原始成绩是 77 分,按照原始成绩排序,等级比例划分到 B 等级,该学科 B 等级的原始成绩分布区间为 80 – 64,等级分区间为 85 – 71 ,把数值代入公式\( \frac{77 – 64}{80 – 77} = \frac{T – 71}{85 – T} \)
,计算得出甲同学化学学科的等级分\(T≈82\) 。
特殊情况说明:这里还有一些特殊情况要注意哦。缺考和零分考生是不计入转换基数的,不予赋分,直接按零分计;而因考试违规取消考试成绩的考生,虽然计入转换基数,但转换后的等级成绩也按零分处理。
这些要点,考生必看!

(一)选科要求早知道
在新高考的大环境下,高校各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可是大不一样。不同的专业,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科能力有着不同的侧重点。这就好比你要盖一座房子,不同的房间需要不同的材料和设计。选科可是关乎到你未来大学专业的选择,甚至影响到你以后的职业方向。
比如说,想读临床医学专业,大部分高校都要求首选科目是物理,再选科目必须有化学 。要是你以后想从事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,那物理和数学基础肯定得扎实,所以选择物理作为首选科目就很重要啦。还有像法学专业,很多学校对选考科目没有特别的限制,但如果选了思想政治,在学习法学相关课程时,可能会更得心应手 。宝子们一定要提前了解心仪高校专业的选科要求,这样在选科的时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,避免走弯路。
(二)志愿填报新规则
四川新高考志愿填报采用 “院校专业组” 模式,这和以往的志愿填报方式相比,可是有很大的不同。“院校专业组” 模式,简单来说,就是把一所高校里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组合在一起,作为一个志愿填报单位 。比如,A 大学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,它们都要求首选物理,再选科目不限,这几个专业就可以组成一个 “院校专业组”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,就以这个 “院校专业组” 为单位进行填报,每个专业组内还可以选择多个专业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。
这种模式下,志愿填报的灵活性大大增加了,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选科情况和兴趣爱好,更精准地选择志愿 。不过,也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哦。在填报志愿时,一定要看清楚每个专业组内包含哪些专业,以及专业组的选科要求。因为一旦你被某个专业组录取,如果服从调剂,就有可能被调剂到该专业组内的其他专业。所以,对于那些你完全不感兴趣或者不能接受的专业,要谨慎选择服从调剂 。另外,不同的 “院校专业组” 录取分数线可能会有所不同,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成绩和位次,合理安排志愿顺序,冲、稳、保相结合,争取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志愿 。
(三)录取方式新变化
在录取方式上,四川省 2025 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按物理、历史两个类别分列计划、分开划线、分别投档,分本科、专科两个阶段进行录取 。这意味着物理类和历史类的考生是分别竞争的,各自有自己的招生计划和录取分数线。
在录取规则中,同分考生的排序方式也有明确规定 。如果考生的高考文化成绩总分相同,那么文科类考生按语文、文科综合、数学、外语的科目顺序,依次比较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确定位次;理科类考生则按数学、理科综合、语文、外语的科目顺序,依次比较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确定位次 。这样的排序方式可以更细致地区分同分考生的成绩情况,保证录取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。
给考生的贴心建议

(一)选科建议
兴趣优先: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科目,学习起来会更有动力,也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。兴趣就像是学习路上的 “小马达”,能让你在枯燥的学习中保持热情。比如说,如果你对地理有着浓厚的兴趣,喜欢探索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、自然地貌,那选择地理作为再选科目,你可能会更主动地去学习,挖掘其中的知识宝藏。
结合优势:了解自己在各个学科的学习情况,选择优势学科,这样在竞争中更有优势 。优势学科就好比你的 “秘密武器”,在高考这场大战中,能帮你轻松 “斩敌”。可以回顾一下平时的考试成绩、课堂表现,看看哪些科目自己学得更轻松、成绩更突出。
考虑未来规划:提前思考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方向,参考相关职业对学科的要求来选科 。就像你要去远方旅行,选科就是选择交通工具,只有选对了,才能顺利抵达目的地。比如你想成为一名工程师,那物理和数学就是必不可少的学科;要是想当一名律师,思想政治可能就会对你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。
(二)学习建议
制定合理计划:根据高考的时间安排和自己的学习进度,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,合理分配时间给各个科目 。学习计划就像是一份 “作战地图”,能让你清晰地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,朝着目标稳步前进。可以将学习任务分解成小目标,比如每天背诵多少个单词、做多少道数学题,这样更容易完成,也能增强自信心 。
注重基础知识:高考中基础知识占比很大,一定要打牢基础 。基础知识就像是高楼大厦的基石,只有基石稳固,大厦才能屹立不倒。在学习过程中,不要忽视课本上的定义、定理、公式等,要理解透彻,多做一些基础练习题,巩固知识点 。
多做真题和模拟题:通过做真题和模拟题,熟悉高考的题型和命题规律,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。真题和模拟题就像是高考的 “彩排”,能让你提前适应考试节奏,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。做完题目后,要认真分析错题,总结经验教训,避免在考试中犯同样的错误 。
学会总结归纳:定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,形成知识体系,便于记忆和运用 。总结归纳就像是给知识 “打包整理”,能让你在需要的时候快速找到所需内容。可以制作思维导图、知识框架图等,将知识点串联起来,加深理解 。
(三)心理建议
保持积极心态:高考虽然重要,但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,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。积极的心态就像是阳光,能驱散你心中的阴霾,让你充满信心地面对高考。可以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,比如 “我一定可以的”“我已经准备好了” 。
学会调节情绪:在备考过程中,难免会遇到焦虑、烦躁等情绪,要学会通过运动、听音乐、和朋友聊天等方式来调节情绪 。情绪调节就像是给心灵 “做按摩”,能让你放松身心,重新找回学习的状态。当你感到压力大的时候,去操场跑跑步,或者听一首喜欢的歌曲,心情会舒畅很多 。
合理安排休息时间: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,劳逸结合,提高学习效率 。休息就像是给学习 “充电”,只有电量满满,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。不要为了多学习而牺牲休息时间,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。每天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,课间也可以适当放松一下,活动活动身体 。
宝子们,新高考虽然带来了新的挑战,但也蕴含着新的机遇。希望大家都能了解新高考的规则和要点,做好充分的准备,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,向着自己的梦想大步迈进!要是你们还有什么关于新高考的疑问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💬!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xkw123.cn/1891/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0

评论0
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